CN101808528A - 加工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加工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8528A
CN101808528A CN200880109658A CN200880109658A CN101808528A CN 101808528 A CN101808528 A CN 101808528A CN 200880109658 A CN200880109658 A CN 200880109658A CN 200880109658 A CN200880109658 A CN 200880109658A CN 101808528 A CN101808528 A CN 101808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green
extract
processing
tea ex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9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田昌弘
板屋枝里
高桥宏和
日下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08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85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4Tea preparations, e.g.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8Extraction of water soluble tea constitu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30Further treatment of dried tea extract;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e.g. instant t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茶的制造方法,其可以用水洗脱高浓度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而且制造苦味和收敛味被抑制且风味良好的加工茶。本发明的加工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将(A)和(B)按10/90~90/10的固体成分质量比[(A)/(B)]混合的工序,其中,(A)是在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99/1~75/25的混合溶液中溶解提取绿茶提取物而得到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B)是茶叶。

Description

加工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水洗脱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加工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儿茶素类的效果,已经报道了抑制胆固醇上升的作用和阻碍淀粉酶活性的作用等(参考专利文献1和2)。为了使儿茶素类表现这样的生理效果,需要更简便地摄取大量的儿茶素类,因此期待在饮料中高浓度地配合儿茶素类的技术。作为该方法之一有利用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专利文献3~5)等将儿茶素类以溶解状态添加到饮料中的方法。
然而,如果打算将这些现有的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溶解于液体、从而高浓度地摄取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话,儿茶素类不仅呈苦味和收敛味,而且由于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中包含大量其他的成分,因此,会增强苦味、收敛味、涩味、杂味。
另一方面,已提出了在茶叶上包覆干燥溶解性粉末等的改善提取效率以及改善风味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一种茶产品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由如下工序构成:将廉价的红茶和现有的速溶茶末制成混合物之后,在该混合物中添加2~15质量%的水的工序;在空气中干燥而得到的浆液的工序。然而,该制造方法不适合提供高品质的提取液,而且提取速度慢。
另外,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一种冰茶饮料用袋泡茶,其包含30~95重量%的茶叶和5~70重量%的干燥可溶性茶固体成分的混合物。该制造方法中包括在茶叶上喷雾浓缩提取物,从而用提取物的可溶性茶固体成分来包覆茶叶的工序。然而,由于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的作用,所得到的饮料的苦味、收敛味、涩味、杂味较强。
并且,专利文献8中公开了一种抹茶加工茶的制造方法,在表面被弄湿的绿茶上撒满抹茶,接着用淀粉质等可食性材料被覆绿茶和抹茶的表面,再进行干燥。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9中,用旋转造粒机使茶粉末被覆在含香料颗粒剂上来得到饮用组合物,该含香料颗粒剂是使香料保持在以阿拉伯树胶为基材的颗粒剂上而得到的。另外,专利文献10中公开了一种加工茶产品的制造方法,混合茶叶和来源于茶末的茶固体成分,用水同时弄湿所得到的混合物,再进行干燥。并且,专利文献11中公开了在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使绿茶提取物与活性白土和活性炭接触,从而降低绿茶提取物的苦味的方法。
按照上述方法制造的加工茶或者粉末饮料,虽然其苦味和收敛味得到了缓和,但是饮料的清凉感却容易受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15661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13392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9-21938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4-2058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昭61-130285号公报
专利文献6:英国专利第1428394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11-221018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昭61-209548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昭52-61269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特表2005-531310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06-1220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下列(1)以及(2)的加工茶的制造方法。
(1)一种加工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A)和(B)按10/90~90/10的固体成分质量比[(A)/(B)]混合的工序,其中,(A)是在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99/1~75/25的混合溶液中溶解提取绿茶提取物而得到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B)是茶叶。
(2)一种加工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按10/90~90/10的固体成分质量比[(A)/(B)]将(A)涂敷在(B)上的工序,其中,(A)是含有在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99/1~75/25的混合溶液中溶解提取绿茶提取物而得到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液状物,(B)是茶叶。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制造方法得到的加工茶。
并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茶包内装入上述加工茶而成的加工茶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方法中,由于其目的并不在于高浓度地洗脱儿茶素类,因此儿茶素类的含量少,难以摄取充分量的儿茶素类。而且,如果打算提取充分量的儿茶素类的话,则存在苦味、收敛味、杂味增强的风味方面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用水洗脱高浓度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而且苦味和收敛味得到抑制且风味良好的加工茶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了该加工茶的加工茶产品。
本发明人对绿茶提取物中所含的成分与苦味、收敛味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按特定比例含有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溶解提取绿茶提取物,再用所得到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处理茶叶,能够得到苦味和收敛味被减少、且适合高浓度地摄取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加工茶。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用水简便地洗脱高浓度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而且能够得到苦味和收敛味被抑制的风味良好的加工茶。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大量摄取非聚合型儿茶素类、而且容易饮用的加工茶以及采用该加工茶的加工茶产品。
首先,对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中,所谓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是综合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非表体儿茶素类,以及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表体儿茶素类的总称,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浓度基于上述8种的合计量来定义。这样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包含在对从绿茶、红茶、乌龙茶等的茶叶得到的提取液进行干燥或浓缩后的茶提取物等中。
另外,所谓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没食子酸酯体”是综合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及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总称,所谓的“非没食子酸酯体”是综合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以及儿茶素的总称。
本发明的加工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工序(a)或(b)。
工序(a):将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和茶叶混合的工序;
工序(b):将包含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液状物涂敷在茶叶上的工序。
成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A)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原料的绿茶提取物,可以从选自Camellia属,例如由C.sinensis、C.assamica、薮北种以及它们的杂交种等中的茶叶通过制茶而成的茶叶得到。制茶而成的茶叶只要是不发酵茶叶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例如,可以举出煎茶、粗茶、玉露、碾茶、炒青等绿茶类。
绿茶提取物可以通过干燥或浓缩绿茶提取液来得到,作为得到绿茶提取液的方法,可以采用搅拌提取等公知的方法。而且,也可以并用煮沸脱气或通入氮气等惰性气体来除去溶解氧,即在所谓的非氧化氛围下进行提取的方法。另外,作为绿茶提取物的形态,例如可以举出液体状、浆状、半固体状、固体状,其中,从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的分散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浆状、半固体状、固体状。
在本发明中,作为绿茶提取物除了使用由茶叶提取的提取液之外,也可以使用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或者也可以并用来自绿茶叶的提取液和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在此,所谓的“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是对于用热水或水溶性有机溶剂从绿茶叶提取得到溶液再进行浓缩而得到的,例如,可以按照日本特开昭59-21938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4-20589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26090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5-306279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方法进行制造。而且,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例如,可以举出井农林株式会社的“POLYPHENON”、伊藤园株式会社的“TEAFURAN”、太阳化学株式会社的“SUNPHENON”等。作为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绿茶提取物,优选使用按干燥质量计时含有非聚合型儿茶素类25~90质量%、更加优选含有30~90质量%的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
作为绿茶提取物的精制方法,可以举出溶解提取方法,具体而言,使绿茶提取物悬浮在按特定比例含有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然后除去所产生的沉淀的方法,优选采用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使绿茶提取物与活性炭、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进行接触的方法。通过该工序,除了能除去绿茶提取物的混浊以外,还可以减少绿茶提取物中的咖啡因的量。另外,作为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形态,例如可以举出液体状、浆状、半固体状、固体状。
混合溶液中的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99/1~75/25,优选为97/3~90/10,更优选为95/5~91/9,特别优选为95/5~92/8。通过将混合溶液中的乙醇和水的质量比调整到上述范围内,能够减少苦味和收敛味。
对于将绿茶提取物分散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在最终处理绿茶提取物的时候的乙醇和水的质量比在99/1~75/25范围内即可。而且,相对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100质量份,绿茶提取物的使用量(换算为固体成分时)优选为10~4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10~30质量份。据此,能够高效地处理绿茶提取物。
作为绿茶提取物的精制中所使用的活性炭,只要是通常在工业水平上使用的活性炭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采用ZN-50(北越碳素工业株式会社制造),KURARAY COAL GLC、KURARAY COALPK-D、KURARAY COAL PW-D(以上产品由KURARAY CHEMICAL公司制造),Shirasagi AW50、Shirasagi A、Shirasagi M、Shirasagi C(以上产品由武田药品工业公司制造)等市售品。活性炭的细孔容积优选为0.01~0.8mL/g,特别优选为0.1~0.7mL/g。并且,比表面积优选为800~1300m2/g,特别优选为900~1200m2/g。另外,这些物性值是按照氮吸附法测定的值。相对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100质量份,活性炭的使用量优选为0.5~5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5~3质量份。
另外,酸性白土和活性白土都含有SiO2、Al2O3、Fe2O3、CaO、MgO等作为一般化学成分,优选SiO2/Al2O3比为3~12,特别优选SiO2/Al2O3比为4~9。特别优选组成中含有2~5质量%的Fe2O3、0~1.5质量%的CaO、1~7质量%的MgO的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活性白土是用硫酸等无机酸对天然出产的酸性白土(蒙脱石系粘土)进行处理的产物,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的多孔质构造的化合物。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比表面积优选为50~350m2/g,pH(5%悬浮液,25℃)优选为2.5~8、特别优选为3.6~7。酸性白土可以使用例如MIZUKA-ACE#600(水泽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等市售的产品。
相对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100质量份,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使用量优选为2.5~25质量份,特别优选为2.5~15质量份。如果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添加量太少的话,则存在咖啡因的除去效率降低的倾向,而如果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添加量太多的话,则在过滤工序中存在滤饼阻力变大的倾向。而且,以活性炭作为1时,活性炭与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比例(质量比)优选为1~10,特别优选为1~6。
绿茶提取物可以以分散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的状态,通过与活性炭和酸性白土、或者活性炭和活性白土进行接触而进行精制,各成分的添加顺序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以下方法:(1)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添加绿茶提取物,接着添加活性炭,再添加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方法;(2)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添加绿茶提取物,接着添加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再添加活性炭的方法;(3)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添加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接着在其中添加绿茶提取物,再添加活性炭的方法;(4)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添加活性炭,接着在其中添加绿茶提取物,再添加酸性白土或活性白土的方法等。如上所述,可以依次添加各成分来进行精制处理,但是优选在各工序之间实施过滤。而且,绿茶提取物可以分成2次以上添加,也可以在其添加工序之间进行过滤。
使活性炭和酸性白土、或者活性炭和活性白土与绿茶提取物的分散液接触的处理,可以按照间歇式、通过洗脱柱的连续处理等任意方法进行。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添加粉末状的活性炭等进行搅拌,从而选择性地吸附咖啡因,之后,通过过滤操作除去咖啡因得到滤液的方法;或者,使用已填充颗粒状的活性炭等的洗脱柱进行连续处理,从而选择性地吸附咖啡因的方法等。与活性炭和酸性白土、或者活性炭和活性白土接触之后的绿茶提取物的分散液,在除去活性炭和酸性白土、或者活性炭和活性白土之后,通过减压蒸馏和进一步的浓缩操作等而从体系中除去乙醇。
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其中,咖啡因相对于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比例(咖啡因/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按质量比计算优选为0.0001~0.16,更加优选为0.001~0.15,进一步优选为0.01~0.14,特别优选为0.05~0.13。如果该比例太低的话,则在还原成饮料的时候存在风味平衡降低的倾向,而如果该比例太高的话,则存在生理效果不足的倾向。上述咖啡因可以是来源于作为原料使用的绿茶提取物的咖啡因,也可以是天然存在于香料、果汁以及其他成分中的咖啡因,还可以是另外新添加的咖啡因。
在本发明中,作为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可以使用通过鞣酸酶处理使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降低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在此,在本发明中,所谓“鞣酸酶处理”是指用具有鞣酸酶活性的酶进行处理,例如,可以举出培养曲霉属、青霉属、根霉属的鞣酸酶生产菌得到的鞣酸酶。其中,优选来自米曲霉的鞣酸酶。用鞣酸酶进行的处理,可以在含有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绿茶提取液、或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任意的制造阶段中实施。而且,相对于绿茶提取液或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优选添加鞣酸酶至0.5~10质量%的范围。鞣酸酶处理的温度优选是能够得到酶活性的15~40℃,更加优选为20~30℃。鞣酸酶处理时的pH(25℃)优选是能够得到酶活性的4~6,更加优选为4.5~6,特别优选为5~6。
在鞣酸酶处理中,在添加具有鞣酸酶活性的酶后,到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达到1~60质量%为止,优选将绿茶提取液或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保持在20~50℃,特别优选保持在20~40℃。在该情况下,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优选调整为3~55质量%、特别优选为5~50质量%。通过鞣酸酶处理进行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的控制,优选由处理时候的绿茶提取液或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的pH的变化来决定反应终点,该pH(25℃)优选为3~6,特别优选为3.5~5.5。此后,尽快升温至45~95℃,优选尽快升温至75~95℃,从而使鞣酸酶失活、停止反应。据此,能够得到苦味和涩味被减少且风味更为良好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而且,通过鞣酸酶的失活处理,能够防止之后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的降低,因而能够简便地得到具有所希望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
从收敛味减少的观点出发,相对于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总质量,在鞣酸酶处理中生成的没食子酸的含量优选为0.6质量%以下。在发酵茶中含有特别多的没食子酸,而在不发酵茶中则很少含有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的含量优选为0.01~0.6质量%、特别优选为0.05~0.6质量%。
将如上所述地得到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作为成分(A)使用,优选以液体状或粉末状的状态使用。在制造粉末的情况下,例如,根据冻结干燥和喷雾干燥等方法进行干燥。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茶叶作为成分(B),作为茶叶可以举出绿茶叶、红茶叶、乌龙茶叶。红茶叶是发酵茶叶,具体可以举出由选自Camellia属,例如由C.sinensis、C.assamica、薮北种以及它们的杂交种等中的茶叶通过发酵工序进行制茶而得到的红茶叶、黑茶叶等。另外,乌龙茶叶是半发酵茶叶,具体可以举出由选自Camellia属,例如由C.sinensis、C.assamica、薮北种以及它们的杂交种等中的茶叶通过发酵工序进行制茶而得到的乌龙茶叶。另外,绿茶叶是按如上所述的方法得到的。而且,如果使用绿茶叶的话则得到加工绿茶,使用红茶叶的话则得到加工红茶,使用乌龙茶叶的话则得到加工乌龙茶。
从用水提取加工茶而得到的茶提取液的风味以及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总量的观点出发,成分(A)和成分(B)的配合比例以固体成分的质量比[(A)/(B)]计为10/90~90/10,当成分(B)为绿茶叶的情况下,该比例优选为10/90~50/50,更加优选为10/90~40/60,特别优选为15/85~25/75。另外,当成分(B)为红茶叶、乌龙茶叶的情况下,上述比例[(A)/(B)]优选为20/80~50/50,特别优选为25/75~40/60。
在工序(a)中,混合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和茶叶,混合方式可以采用已知的容器旋转型(水平圆筒型、V型、双圆锥型、立方体型)或容器固定型(螺带型、螺旋型、圆锥形螺旋型、桨叶型、流化床型、Phillips搅拌机)。
另外,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方法可以是干式也可以是湿式,但是为了获得最适合的提取效率,优选利用水和粘合剂(Binder)的粘着力来进行造粒的湿式造粒。作为粘合剂,例如,可以使用糊精等碳水化合物。作为优选的造粒方法,可以举出喷雾干燥法、冻结干燥法、流化床造粒法、转动造粒法等,这些造粒方法也可以组合进行。在各造粒方法中的干燥温度是,例如,冻结干燥法中为-50~50℃,喷雾干燥中为50℃~120℃,流化床造粒法中为20~50℃,转动造粒法中为20~60℃。
喷雾干燥法是在对流或并流的气流中喷雾液状材料,通过液滴和气流之间的热量传递和物质传递来得到球状的颗粒的方法。喷雾干燥法的工序简洁,适于连续化、大量生产以及品质控制。
在冻结干燥法中,在低温下冷冻粉碎之后,再在真空状态(4.6Torr以下)下加入少量的热。此时,冰不会变成水而直接升华,因而只残留粉状颗粒,由于该粒子不会受到喷雾干燥时候那样的高温热,因而其具有风味难以受损的优点。
在流化床造粒法中,确保各原料颗粒的连续运动,使混合物流态化至充分分布的状态。接着,在流化床中喷雾粘合剂,使加热的空气流通过流化床内,并同时干燥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继续流态化工序直至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水分含量达到3~8质量%、优选达到约5质量%以下。根据该造粒法得到的造粒物为多孔质,容易溶解,形状多为球状。
转动造粒法是,在相对于水平倾斜40~50°、且以10~30rpm的转速转动的圆形容器内供给粉体的同时,适量添加粘合剂进行造粒的方法。原材料一边转动一边成长、造粒,能够得到粒度分布稍宽的造粒物。在转动造粒法中,根据情况不同有时会有水分残留,因而此时需要额外的干燥工序。
其中,作为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方法,从提高溶解性和防止结块方面考虑,优选如下的二阶段法,即,根据喷雾干燥法或冻结干燥法制造1次粉末之后,再根据流化床造粒法或转动造粒法制造2次粉末的方法。
通过上述操作而得到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00~5000μm,更优选为250~2000μm。由于制成这样微小的粉体,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容易溶解于水中,从而能够简便地摄取高浓度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另外,在本发明中,平均粒径是指依据JISK 0069化学产品的筛分试验方法测定的值。
另一方面,在工序(b)中,将含有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液状物使用于茶叶,从而在茶叶的外表面涂敷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作为使用含有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液状物的方法,可以采用上述转动造粒法和流化床造粒法。具体而言,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即,将固体原料预先供给给转动造粒机或流化床造粒机,将含有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液状物进行喷雾涂敷的方法。此时,作为粘合剂可以并用糊精等碳水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为了提高喜好性,可以配合粉末香料(flavor)、水果片、水果浓缩物(果汁)、水果粉末。这些可以是天然的或合成的,优选果汁、水果香料、植物香料及它们的混合物。尤其优选组合果汁与茶香料(优选绿茶、红茶或乌龙茶的香料)。果汁可以使用苹果、梨、柠檬、酸橙、蜜柑、葡萄柚、蔓越橘、橘子、草莓、葡萄、猕猴桃、菠萝、西番莲果、芒果、番石榴、树莓和樱桃。其中,优选柑橘果汁(优选葡萄柚、橘子、柠檬、酸橙、蜜柑)、芒果、西番莲果及番石榴的果汁,或者最优选它们的混合物。相对于加工茶的总质量,粉末香料、水果片、水果浓缩物以及水果粉末的合计配合量优选为0.001~20质量%,特别优选为0.002~10质量%。
优选的天然香料有茉莉花、甘菊、蔷薇、薄荷、山楂、菊花、菱角、甘蔗、荔枝、竹笋等。特别优选的香料为包含橘子香料、柠檬香料、酸橙香料及葡萄柚香料的柑桔香料。还可以与柑桔香料一起使用苹果香料、葡萄香料、树莓香料、蔓越橘香料、樱桃香料、菠萝香料等各种其他的水果香料。这些香料可以是从果汁及香油这些天然原料衍生的产物,或者也可以是合成产品。粉末香料中可以含有各种香料的混合物,例如柠檬香料与酸橙香料,柑桔香料与已选择的调味料(典型的可乐软饮料香料)等。相对于加工茶的总质量,这样的粉末香料的配合量优选为0.0001~5质量%,特别优选为0.001~3质量%。
并且,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为了提高喜好性和保健功能,可以配合草本植物或草本植物的提取物。所谓“草本植物的提取物”是药草、香草等的草本植物的提取物,作为适合的草本植物,可以举出例如甘菊、柠檬马鞭草、木槿、玫瑰、柠檬香茅、香蜂草、西葫芦、薰衣草、迷迭香、百里香、菩提樹、鼠尾草、杜松、罗勒、牙买加胡椒、茉莉花、肉桂、茴香、锦葵、masai、月桂树、菊苣、甜叶菊、杜松子、薄荷、牛膝草、蒲公英、橙花(Orange flower)、矢车菊、紫花苜蓿、丁香、接骨木、藏茴香、向日葵、香堇菜、牛至、蒲公英、墨角兰、香薄荷、姜黄、洛神葵、绣线菊、药用蜀葵、金盏花、野草莓、西洋蓍草、橙花、桉树、野麝香草、香草豆荚、橙皮、柠檬皮、苹果皮、天竺葵。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草本植物使用。根据草本植物的种类,有甜味的,酸味强的,苦味强的等,可以通过适当组合2种以上而制成既实现味道协调且味道醇和、容易饮用的产品。在混合2种以上的草本植物的情况下,可优选举出如下的组合例:甘菊和薄荷、木槿和玫瑰、柠檬香茅和香蜂草、锦葵和木槿、薰衣草和玫瑰、迷迭香和百里香、菩提樹和薄荷、鼠尾草和香蜂草、杜松和甘菊、罗勒和牙买加胡椒、茉莉花和百里香、百里香和薄荷、甘菊和肉桂、茴香和木槿、锦葵和甘菊、masai和野玫瑰果、菊苣和木槿、甜叶菊和薄荷、杜松子和薄荷、牛膝草和薄荷的组合等,混合比例根据所混合的草本植物的种类而各种各样。另外,所使用的部位根据草本植物的种类有花、叶、果实、根、皮、茎、种子、全草等各种部位。相对于加工茶的总质量,草本植物以及草本植物的提取物的配合量优选为1.0~10.0质量%、更加优选为0.5~5.0质量%。
通过如上操作得到的加工茶,从防腐、防菌以及处理的观点出发,其固体成分优选为90.0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为95.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98.0质量%以上。
另外,用95℃的水1000g搅拌提取10g加工茶5分钟之后,调整总量为1010g,除去茶叶所得到的提取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优选为200mg/100mL以上,更加优选为210mg/100mL以上,特别优选为220mg/100mL以上。如此,如果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为200mg/100mL以上,则容易摄取大量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而且也能够期待得到由非聚合型儿茶素类起到的生理效果。另外,从抑制苦味和收敛味的观点出发,该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为600mg/100mL,特别优选为500mg/100mL。
并且,在本发明的加工茶中,由于酯型非聚合型儿茶素类即没食子酸酯体的苦味强,没食子酸酯体相对于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比例,即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优选为5~55质量%,更加优选为8~50质量%,特别优选为10~45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得到的加工茶,与普通的茶产品、粉末饮料或粉末食品同样,可以用以铝镀膜等为材质的包装材料包装而制成加工茶产品。而且,也可以装入茶包(tea bag)等具有透过性的浸出包装内。浸出包装可以按用于在茶壶或茶杯中浸出茶产品的尺寸予以提供。
实施例
(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测定)
用离子交换水稀释本发明的加工茶的提取液至100g后,用膜过滤器(0.8μm)过滤,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而得到试样,对于该试样,使用岛津制作所制造的高效液相色谱(型号SCL-10AVP),安装导入十八烷基的液相色谱充填柱L-colummTM ODS(4.6mmφ×250mm;财团法人化学物质评价研究机构制造),在柱温35℃下运用梯度法测定。测定条件为:流动相A液为0.1mol/L醋酸的水溶液,B液为0.1mol/L醋酸的乙腈溶液,试样注入量为20μL,UV检测器波长为280nm。儿茶素类的浓度以质量/体积%(%[w/v])表示。
浓度梯度条件(体积%)
时间        流动相A     流动相B
0分钟       97%        3%
5分钟       97%        3%
37分钟      80%        20%
43分钟      80%        20%
43.5分钟    0%         100%
48.5分钟    0%         100%
49分钟      97%        3%
62分钟      97%        3%
(风味的评价)
对于在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加工茶的提取液,用离子交换水稀释使得非聚合型儿茶素类浓度成为0.13质量%,对于该饮料,由5名评价小组人员进行饮用试验。饮用试验是按照下列标准对苦味、收敛味进行评价,此后通过协商以每单位刻度0.5来决定最后的评价分数。
苦味的评价标准
1:几乎没有苦味
2:苦味相当少
3:标准的苦味
4:苦味多
收敛味的评价标准
1:几乎没有收敛味
2:收敛味相当少
3:标准的收敛味
4:收敛味多。
实施例1
(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制造)
在常温、200r/min的搅拌条件下,将市售的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三井农林株式会社制造的“POLYPHENON HG“)1,000g悬浮在95质量%的乙醇水溶液9000g中,投入200g活性炭(KURARAY COALGLC,KURARAY CHEMICAL公司制造)和500g活性白土(MIZUKA-ACE#600,水泽化学工业公司制造)后,继续搅拌约10分钟。然后,继续在室温下进行搅拌处理30分钟。接着,用2号滤纸过滤活性炭和沉淀物之后,用0.2μm的膜过滤器进行再过滤。最后在滤液中添加200g离子交换水,在40℃、3.3kPa条件下蒸馏除去乙醇,进行减压浓缩。将其中的750g投入到不锈钢容器中,添加离子交换水使总量达到10,000g,添加5质量%的碳酸氢钠水溶液30g调整pH为5.5。接着,在22℃、150r/min的搅拌条件下,添加在10.7g离子交换水中已溶解2.7g Tannase KTFH(龟甲万公司制造,Industrial Grade、500U/g以上)的溶液,55分钟后在pH降低到4.24的时刻结束酶反应。接着,将不锈钢容器浸入95℃的热水浴中,在90℃下保持10分钟使酶活性完全失活后,冷却到25℃,并进行浓缩处理,得到Brix25液体状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进一步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粉末状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
(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
将所得到的粉末状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中的500g,使用转动型造粒机即干燥平底锅型造粒机(内径540mm,深373mm,DPZ-01,AS ONE株式会社制造),在25℃、相对于水平呈45°的角度,22rpm的转速下进行造粒。在该平底锅型造粒机中注意进行水喷雾,直至得到粒径为0.1~0.5mm的颗粒。接着,取出颗粒,在25℃的减压干燥机中干燥4小时之后,得到通过22目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
(加工绿茶)
将所得到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200g和宫崎产的绿茶煎茶叶800g投入到微型V型混合器/S-3型号(筒井理化学器械株式会社制造)中,通过粉体混合得到加工绿茶。
在已加入了以100rpm进行搅拌且保持在95℃的1000g水的烧杯中,投入所得到的加工绿茶中的10g,进行提取5分钟。提取结束后将总量用水定容至1010g。接着,用20目的筛子除去茶叶,用冰水冷却至25℃后,用2号滤纸进行过滤得到提取液。加工绿茶的组成、提取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以及风味评价的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制造)
使用实施例1制造得到的粉末状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
(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
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
(加工红茶)
除了使用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350g和肯尼亚产的CTC红茶叶650g以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加工红茶及其提取液。加工红茶的组成、提取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以及风味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制造)
使用由实施例1制造得到的粉末状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
(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
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
(加工乌龙茶)
除了使用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300g和福建省产的乌龙茶叶700g以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加工乌龙茶及其提取液。加工乌龙茶的组成、提取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以及风味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加工绿茶)
使用转动型造粒机即干燥平底锅型造粒机,在25℃、相对于水平倾斜45°的角度、且以22rpm旋转的容器内放入宫崎产的绿茶煎茶叶400g,将由实施例1制造得到的液体状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167g非常注意地喷雾在绿茶煎茶叶上。接着,取出绿茶叶,在50℃的干燥机中干燥30分钟之后,得到加工绿茶。进而,根据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提取液。加工绿茶的组成、提取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以及风味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加工红茶)
除了使用液体状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291.5g和肯尼亚产的CTC红茶叶325g以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法得到加工红茶及其提取液。加工红茶的组成、提取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以及风味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加工红茶)
将在实施例1中得到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350g、肯尼亚产红茶叶610g、粉末状柠檬香料20g、市售的干燥橙皮20g投入到微型V型混合器/S-3型号中,通过粉体混合得到加工红茶。进而,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提取液。加工红茶的组成、提取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以及风味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7
(加工绿茶)
除了使用99质量%的乙醇水溶液得到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以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加工绿茶及提取液。加工绿茶的组成、提取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以及风味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8
(加工绿茶)
除了使用80质量%的乙醇水溶液得到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以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加工绿茶及提取液。加工绿茶的组成、提取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以及风味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9~10
(加工绿茶)
除了按表1记载的比例配合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和绿茶煎茶叶以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加工绿茶及提取液。加工绿茶的组成、提取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以及风味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1
除了没有使用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以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加工绿茶及提取液。加工绿茶的组成、提取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以及风味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2
除了使用中国产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200g、宫崎产的绿茶煎茶叶800g以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加工绿茶及提取液。加工绿茶的组成、提取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以及风味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3
除了没有使用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以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得到加工红茶及提取液。加工红茶的组成、提取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以及风味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4
将POLYPHENON HG(TOKYO FOOD TECHNO CO.,LTD.制造)1000g溶解于2370g的水中,接着用30分钟在该POLYPHENON HG水溶液中滴入70质量%的乙醇水溶液6630g。此后,边搅拌边熟化30分钟。熟化后,用2号滤纸进行粗过滤,再用0.2μm目的滤纸过滤,除去生成的不溶物。在由此得到的滤液中加入200mL水后,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接着,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加工绿茶及提取液。加工绿茶的组成、提取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以及风味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比较例5
除了按表1所记载的比例配合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和绿茶煎茶叶以外,其他采用与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加工绿茶及提取液。加工绿茶的组成、提取液中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的含量、以及风味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加工红茶产品的制造)
将在实施例6中得到的加工红茶2g装入由聚酯长纤维·聚乙烯长纤维混纺的无纺布构成的袋形茶包(40mm×150mm)中,制造加工红茶产品。风味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6
使用中国产绿茶提取物的浓缩物175g来代替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并且使用肯尼亚产红茶叶305g、粉末状柠檬香料10g、市售的干燥橙皮10g,除此以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6同样的方法,从而得到加工红茶。接着,采用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制造加工红茶产品。风味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GPA00001077583000191
从表1可知,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实施例1~10中的加工茶,可以用水洗脱高浓度的非聚合型儿茶素类,而且苦味和收敛味得到了抑制。而且,从表2可知,本发明的加工茶产品所涉及的实施例11相比于配合了现有的绿茶提取物的加工茶产品,其苦味和收敛味都得到了抑制。

Claims (8)

1.一种加工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将(A)和(B)按10/90~90/10的固体成分质量比[(A)/(B)]混合的工序,其中,(A)是在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99/1~75/25的混合溶液中溶解提取绿茶提取物而得到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造粒物,(B)是茶叶。
2.一种加工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按10/90~90/10的固体成分质量比[(A)/(B)]将(A)涂敷在(B)上的工序,其中,(A)是含有在乙醇和水的质量比为99/1~75/25的混合溶液中溶解提取绿茶提取物而得到的绿茶提取物的精制物的液状物,(B)是茶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茶叶为绿茶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茶叶为红茶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茶叶为乌龙茶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工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非聚合型儿茶素类中的没食子酸酯体的比率为5~55质量%。
7.一种加工茶,其特征在于,
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
8.一种加工茶产品,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工茶装入茶包内而成。
CN200880109658A 2007-10-05 2008-10-03 加工茶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8085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61540 2007-10-05
JP2007-261540 2007-10-05
PCT/JP2008/002791 WO2009044559A1 (ja) 2007-10-05 2008-10-03 加工茶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8528A true CN101808528A (zh) 2010-08-18

Family

ID=40525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9658A Pending CN101808528A (zh) 2007-10-05 2008-10-03 加工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33322A1 (zh)
EP (1) EP2198721B1 (zh)
JP (1) JP5393470B2 (zh)
KR (1) KR101561251B1 (zh)
CN (1) CN101808528A (zh)
WO (1) WO200904455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0421A (zh) * 2010-12-27 2013-08-21 花王株式会社 粉末红茶
CN104585429A (zh) * 2015-01-26 2015-05-06 吴燕 一种玫瑰竹叶薄荷茶
CN105142428A (zh) * 2013-02-28 2015-12-09 Swm卢森堡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茶饮料或草本和蔬菜汤的组合物
CN109398841A (zh) * 2018-12-13 2019-03-01 赵小林 一种用于三叶青茶叶加工的高效包装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93299B2 (en) 2009-09-11 2012-10-23 Kraft Foods Global Brands Llc Containers and methods for dispensing multiple doses of a concentrated liquid, and shelf stable Concentrated liquids
JP5751750B2 (ja) 2009-12-21 2015-07-22 花王株式会社 インスタント紅茶
WO2012013519A1 (en) * 2010-07-30 2012-02-02 Unilever Plc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leaf tea products
US8986770B2 (en) 2010-07-30 2015-03-24 Conopco, Inc.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leaf tea products
FR2966700B1 (fr) 2010-10-29 2013-01-11 Bernard Momp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articles d?origine vegetale impregnes de substance liquide vegetale
KR101282960B1 (ko) * 2010-11-06 2013-07-08 목포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기호성이 우수한 녹차 제조방법
US8962698B2 (en) 2011-01-28 2015-02-24 Tate & Lyle Ingredients Americas Llc Rebaudioside-mogroside V blends
CN103917100A (zh) 2011-09-09 2014-07-09 卡夫食品集团品牌有限责任公司 储存稳定的泡煮的饮料浓缩物及其制备方法
US11013248B2 (en) 2012-05-25 2021-05-25 Kraft Foods Group Brands Llc Shelf stable, concentrated, liquid flavorings and methods of preparing beverages with the concentrated liquid flavorings
US11484497B2 (en) * 2013-02-28 2022-11-01 Schweitzer-Mauduit International, Inc. Composition for making a tea beverage or herbal and vegetable broths
JP2015002725A (ja) * 2013-06-21 2015-01-08 株式会社レッツ 緑茶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7502539A (zh) 2013-08-02 2024-02-06 施韦特-莫迪国际公司 包含经重构植物材料的可食用产品
EP3035946A1 (en) * 2013-08-20 2016-06-29 SWM Luxembourg s.a.r.l. Product comprising a plant for medicinal, cosmetic, coloring or dermatologic use
WO2015117011A1 (en) * 2014-01-31 2015-08-06 Pocket Tea, Llc Tea composition for oral administration
CN106714567A (zh) 2014-07-03 2017-05-24 卡夫食品集团品牌有限责任公司 低水咖啡和茶饮料浓缩物及其制造方法
EP3200600B1 (en) 2014-10-01 2017-12-27 Unilever NV A tea product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CN105580932B (zh) 2014-10-22 2021-11-30 可口可乐公司 制备具有不同味道的茶叶提取物的方法
JP6769981B2 (ja) 2015-03-02 2020-10-14 エスウェーエム・ルクセンブルク・エス・アー・エール・エル 細粉や微粒子を低減した茶飲料を作るための低嵩密度組成物
FR3049620B1 (fr) 2016-04-05 2020-06-12 Swm Luxembourg Sarl Papier vegetal comprenant des fibres d'une plante
KR102410975B1 (ko) 2017-08-12 2022-06-21 좋은영농조합법인 녹차 잎과 우엉을 이용한 차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제조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차
WO2020016210A1 (en) * 2018-07-17 2020-01-23 Laboratorios Litaphar, S.L.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vulvodyni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28394A (en) * 1972-06-29 1976-03-17 Unilever Ltd Tea
GB1564001A (en) * 1975-10-24 1980-04-02 Unilever Ltd Beverge compositions
JPS59219384A (ja) * 1983-05-30 1984-12-10 Mitsui Norin Kk 天然抗酸化剤の製造方法
JPS60227665A (ja) * 1984-04-27 1985-11-12 Sato Shokuhin Kogyo Kk インスタント穀類茶の製造法
SU1472036A1 (ru) * 1987-04-07 1989-04-15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Чайной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и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гранулированного продукта из сухого,мелкого ча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
GB8829461D0 (en) * 1988-12-16 1989-02-01 Unilever Plc Beverage material
CA2245995A1 (en) * 1997-10-23 1999-04-23 Societe Des Produits Nestle S.A. Tea bag for iced tea
GB0215067D0 (en) * 2002-06-28 2002-08-07 Unilever Plc Tea manufacture
EP1690457B1 (en) * 2003-12-02 2010-08-11 Kao Corporation Package drink
JP4247178B2 (ja) * 2004-10-29 2009-04-02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JP4247166B2 (ja) * 2004-08-06 2009-04-02 花王株式会社 非重合体カテキン類含有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4694974B2 (ja) * 2005-05-20 2011-06-08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0421A (zh) * 2010-12-27 2013-08-21 花王株式会社 粉末红茶
CN103260421B (zh) * 2010-12-27 2016-01-13 花王株式会社 粉末红茶
CN105142428A (zh) * 2013-02-28 2015-12-09 Swm卢森堡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茶饮料或草本和蔬菜汤的组合物
CN104585429A (zh) * 2015-01-26 2015-05-06 吴燕 一种玫瑰竹叶薄荷茶
CN109398841A (zh) * 2018-12-13 2019-03-01 赵小林 一种用于三叶青茶叶加工的高效包装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33322A1 (en) 2010-09-16
KR20100080526A (ko) 2010-07-08
WO2009044559A1 (ja) 2009-04-09
JPWO2009044559A1 (ja) 2011-02-03
KR101561251B1 (ko) 2015-10-16
JP5393470B2 (ja) 2014-01-22
EP2198721B1 (en) 2015-04-29
EP2198721A1 (en) 2010-06-23
EP2198721A4 (en) 201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8528A (zh) 加工茶的制造方法
CN101790317B (zh) 速溶粉末饮料
CN101494991B (zh) 饮料前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61433B (zh) 一种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97981B (zh) 一种紫芽速溶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91919B1 (ko) 과립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식품 조성물
CN1792204B (zh) 容器装乌龙茶饮料
CN102215698A (zh) 精制绿茶提取物
US8367141B2 (en) Instant black tea containing green tea extract
JP2013226111A (ja) 茶エキスパウダ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828612A (zh) 一种速溶解酒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462019C (zh) 含有咖啡因的儿茶素类组合物的脱咖啡因的方法
CN106578216B (zh) 一种即溶茶胶囊及制备方法
CN102655761A (zh) 精制茶提取物的制造方法
KR101688052B1 (ko) 기호성이 우수한 가향차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0538666A (ja) 飲料前駆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85121B1 (ja) 粉末茶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12715711A (zh) 保健型香椿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60421B (zh) 粉末红茶
CN109007123A (zh) 一种解酒养肝的速溶茶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JP6185120B1 (ja) 粉末茶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KR101615549B1 (ko) 기호성이 우수한 가향차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7063985A (zh) 一种混合茶料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